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邯郸段解读:巨龙伴太行 江水润古赵

来源:邯郸日报  2014-07-07 18:49:02  责任编辑:常方圆

    核心阅读:南水北调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目前,途经邯郸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已处于冲刺阶段,2013年年底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2014年汛后将实现全线通水,届时,邯郸市主城区和东部十三县地区百姓将喝上远道而来的长江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2周年来临之际,在此就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背景、面临形势、邯郸市境内工程进展情况等进行介绍。

    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人均水资源量仅462立方米,长期以来,不得不靠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长期挤占农业和生态用水来支撑生产、生活,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态恶化,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由于资源性缺水,即使最大限度地节水、治污和挖潜,仍无法解决黄淮海流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也不能支撑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决定在加大节水和治污的同时,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这一地区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就邯郸市来看,也迫切需要南水北调工程尽快实施。众所周知,邯郸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92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1。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人均水资源量1750 立方米为缺水警戒线,人均5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线,邯郸市缺水程度可想而知。长期以来,为满足邯郸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水的需求,邯郸市不得不依靠大量超采地下水和千方百计外调水来维系,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下水漏斗区不断扩大。由于缺水,漳河上游河南、河北两地群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为争水而纠纷不断,直到2000年以后在国家水利部的直接协调下,水事矛盾才有所缓解。当前,邯郸市正在着力打造江北水城,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富强邯郸、美丽邯郸,也迫切需要水资源、水环境的支撑,因此,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对邯郸市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