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专题

河北省南水北调办主任袁福一席谈:水润燕赵 利民千秋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4-07-01 18:25:40  责任编辑:常方圆

    阅读提示:南水北调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目前,途经河北省的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已处于冲刺阶段,今年底主体工程将基本完工,明年汛后将实现全线通水,届时河北省中南部地区百姓将喝上远道而来的长江水。在通水目标即将实现之际,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袁福就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背景、面临形势,河北省境内工程进展情况、建设计划等做了解答。

    问:袁主任,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袁福:黄淮海流域占全国1/7的国土面积和2/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国2/5的粮食、1/3的国民生产总值,抚育着全国1/3的人口,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该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2%,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近20年来,黄淮海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占平原面积的70%,已经产生了地质环境灾害。而我国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9,600亿立方米,消耗水量不到6%,具备向北方调水的水资源条件。从地势上看,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大半个中国,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应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举措,也是北方人民的热切期盼。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大战略构想。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国家有关部门和沿线省(市)政府通力合作,组织完成了大量前期工作。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了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调水的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河系相互联通,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继开工,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近期河北省受益的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该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至北京市团城湖,沿线以明渠输水为主,全长1227公里,主体工程静态投资1365亿元,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

    问:长江水引来后,将对河北省有哪些重大影响?

    袁福:河北省地处我国最缺水的海河流域,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均为全国平均值的1/7。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了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尤为迫切。

    南水北调工程可为河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善河北省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城镇化发展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长江水到来后,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可有效解决河北省受水区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同时,中线工程向城镇供水量的65%用后经过处理也可用于农业灌溉,促进河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还可显著改善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对优化“两个环境”,构筑沿线绿色长廊、清水走廊,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城市和工业将主要依靠中线工程引江水供给,可减少或避免对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得到补充和涵养,大大改善地下水生态环境;二是受水区地表水资源总量的有效增加,可使地表水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三是通过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节水与治污的力度,促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构建,提高广大群众节约用水、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对生态环境的长效保护机制。

相关新闻

邯郸查处南水北调污染隐患 2家企业搬迁

2014-06-29 22:23:16

近日,邯郸市环保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南水北调干渠沿线保护区内企业及支流排污情况进行了实地排查,为确保调水水质安全,对2家企业实施限期搬迁,6家企业限期整改。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0311-6756205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河北新闻网官方)或通过投稿邮箱:(hbrbwgk@sina.com)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kangkaige2010@126.com,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167277165。
  • 河北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河北球衡律师事务所 杨建国
  • www.hebnews.cn copyright © 2000 - 2015
  • 新闻热线:0311-67562054 广告热线:0311-67562966 新闻投诉:0311-67562994
  • 冀ICP备 09047539号-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06002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